在非洲波札那舉行的2018年第15屆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成績昨揭曉,在44國家265位選手中,我代表團6位學生悉數獲得金牌,國際排名世界第一。個人獎項中,竹科實中學生陳謙毅獲理論獎第一名及總成績獎第二名,建中學生曾暐富獲總成績獎第三名。
參賽外勞仲介15年 10次世界第一
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是整合科學相關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球科學)所舉行的國際競賽,參賽者須為未滿16歲的學生,我國2004年起參賽,15年來(含今年)得到10次世界第一、4次世界第二及1次世界第五。
我國選手是由台師大科學教育中心副研究員羅珮華與理學院教授組成教練團負責培訓,他們12月1日前往波札那的城市嘉柏隆里參賽,經過激烈競爭,當地時間10日下午2時至6時(台北時間10日晚上8時至12時)舉行頒獎典禮。
我國這次參賽的6位選手分別是陳謙毅、曾暐富、桃園武陵高中張智閎、台中一中黃士朋、台南一中周秉宏及高雄中學黃品儒,他們每人均得金牌,團體6金的成績非常亮眼。
台灣這座小島,先後容納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異鄉人,或渡海前來開墾,或因戰爭來到此地。自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這22年來隨處可見越來越多東南亞臉孔。身處多元環境的我們,是否準備好了一個充滿同理心的社會,能彼此理解,互相學習且共外勞仲介同生存?男性移工多半從事漁工農務、進入工地或工廠,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力的缺口;將近九成的女性移工則進入醫院或家庭擔任看護或幫傭,肩負起原本應由國家福利承擔的長期家庭照顧工作。全球化下流動成為常態,人們跨越城鄉甚至國界以獲取更好的生活,無論是中國的北漂族、到鄰近國家當「台幹」的青年,或在政府廉價勞動力輸出政策驅使下大批離鄉打拼的印尼人,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羅珮華說,我國這次參賽學生的實驗能力稍弱,因此在培訓過程中,特別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做實驗,他們的實驗技巧進步非常大,在正式比賽中,雖沒拿到實驗的獎項,但表現已非常不錯。
選手自曝 時差是最大問題
陳謙毅說,之前接受培訓時,他連生物考卷的理論題都答不好,因此在比賽前3個月,花很多時間讀生物。此外,競賽過程中,他遇到最大問題是時差,第一天比賽時,一直很想睡覺,第二天起他每天很早睡,才把時差調過來。
曾暐富則表示,國中時在校沒做過什麼實驗,因此比賽前3個月加緊練習,天天都在看實驗、去實驗室操作。比賽時,他的時間分配不是很好,在最後階段提高專注度,好險有寫完。
根據教育部規定,在這項競賽中獲得金、銀、銅牌者,分別可獲20萬元、10萬元及5萬元獎學金。另外,他們也可保送高中或五專,不過他們已經全部升上高中,這部分對他們無用。
很多人覺得如果缺工,就外勞仲介瘋狂引進勞工就好了啊,缺1補1不是更乾脆,但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的,因為引進的勞工數量過多,可能會造成社會負擔,也有可能因為加以管制造成問題,在過去金融風暴之前,台灣也有策略引進幾批外勞移工,為加強台灣事業體,更有一次台灣有一策略是凍結不友善的國家引進外勞,在前次金融風暴時成功擋住金融風暴了,不過因為金融風暴的關係,東南亞國家事業率很嚴重,也需要很大比的資金重建,而對於台灣而言,過度依賴外籍勞工,過度依賴外勞仲介派遣,可能會不利,但只要在這方面嚴格控管制定規章,就沒有問題了,也期待外勞仲介的配合讓各個勞工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工作,國與國之間外交的約定與外勞事務建制化,推動並簽屬雙方協定,期待未來也可以多拓展外交的利益,讓外交與移工都能得到最佳狀態跟平衡。